作者/ Author:王人俊/ Ralph Wang

1520年的亞西莫夫塔勒,正面印有聖約阿希姆像,背面印有波西米亞雄獅。

Thaler或者Taler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哈布斯堡王朝在近現代流通的一種大型銀幣,直徑約4公分,重量大約是25~30克。

塔勒的意思是指「來自山谷的事物」,因為最早的塔勒幣是對亞西莫夫塔勒( Joachimsthaler )的簡稱。這是在1518年,由波西米亞王國(今捷克)的亞希莫夫(Joachimsthal)山谷發行的銀幣。從字義來說,塔勒可以翻成「山谷幣」。最早的塔勒幣一面是聖約阿希姆(St. Joachim,註1),另一面則是波西米亞雄獅。

在差不多的時期,亞西莫夫以及附近的山谷的銀礦床被大量的開採並鑄造銀幣,每個山谷鑄造的銀幣都冠上「xx塔勒」的名稱。久而久之,塔勒一詞不只用來描述這些山谷鑄造的貨幣,更被用來描述各種類似亞西莫夫塔勒大小的銀幣上。後來不限制大小,成為所有銀幣或是德國來的貨幣代稱。

風靡神聖羅馬帝國的塔勒

由於塔勒幣的廣泛流通,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神聖羅馬帝國文獻上經常會見到塔勒一詞。當時的軍事或武術相關的紀錄上,他們賺取的報酬、收入或付款的金額單位,如果不是金幣(註2),最常見的便會是塔勒幣。這是當時習武者最常會拿在手上的錢幣之一。

順帶一提的是,現代英文的錢幣dollar,在1550年代的英文寫作daler,原本正是用來指稱神聖羅馬帝國流通的塔勒幣,後來才演變成現在的美元的意思。塔勒也可以說是現代美元的遠祖。

神聖羅馬帝國各種由最早的亞西莫夫塔勒衍伸出來的塔勒幣。
各種由最早的亞西莫夫塔勒衍伸出來的塔勒幣。

註1:St. Joachim 是指聖母瑪利亞之父,不是武術大師約阿希姆‧梅耶(Joachim Meyer,1537–1571)

註2:例如奧古斯堡的貴族、公務員兼武術家 Paulus Hector Mair(包路斯·赫克托·邁爾)貪汙的金額便是以金幣計算,推估高達32,000至40,000帝國盾(guilder)。

延伸閱讀:

Paulus Hector Mair:一個叛國的貪腐老人與他的武術遺產
Wiki介紹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