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Author:王人俊Ralph Wang
狩獵刀原意是指一種歐洲打獵專用的中型尺寸刀械,而非隨身攜帶的小型工具刀。狩獵刀有直刀也有彎刀,尺寸各異,而護手則多半跟隨當時的流行。狩獵刀的存在與歐洲的狩獵文化有關。
中世紀貴族喜歡狩獵大型野生動物,例如野豬。這類狩獵不是單一獵人的行動,而是會動員許多人力進行驅趕、射擊或騎馬追逐。
這其實有些類似一種小規模的步兵、射手與騎兵協同作戰演習,而且對手如果是野豬的話,不時也會造成狩獵者傷亡。因此中世紀的狩獵活動也被認為是一種準軍事訓練,在許多有遊牧文化或貴族文化的社會中都有類似的活動。

中世紀狩獵活動有一個用意,是要訓練貴族子弟習慣殺生。
在一些文獻紀錄提到,動物被打傷但還沒死亡,騎士必須下馬走到動物的面前,看著動物的眼睛,使用刀劍終結對方的生命。在這個階段很容易有垂死動物反擊造成傷亡。
這種狩獵文化一直持續到近現代。不少富裕人家或貴族會訂製精美成套的狩獵用品。參觀很多德國的城堡,很容易看到各種狩獵刀的展品。
不過兵器的名稱是約定俗成的,除非設計非常特化,用途上也並沒有強制性。就本質上而言,狩獵刀就是一種中型刀,和日耳曼刀(Messer)沒有截然二分的區別。因此歐洲各種用於軍事上的中型刀在17、18世紀也經常被稱為hanger。例如水手刀cutlass的設計出現以前,歐洲海軍的水手便非常流行使用hanger,因為較短的尺寸更適合在甲板或船艙使用。當然這類hanger便不會有甚麼華麗的裝飾了。

文物來源:
奇美博物館自1993年起收藏古兵器,是台灣難得可以看見西方古代兵器的地方!藏品以歐洲、亞洲、非洲等地區的兵器與盔甲為主。
延伸閱讀
【奇美文物】轉換時期劍(transition sword/ transition rapier)
【奇美文物】 琉森鎚(lucerne hammer)
【板甲頭盔】防開設計的Armet
【奇美文物】黑漆防禦鎧甲 — 半身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