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Author:王人俊/Ralph Wang
*英式軍刀 演進中的新兵系統
小安傑洛的英式軍刀教範,1817年和1845年的《步兵劍術操典》是最早通令英國陸軍使用的教範,它透過簡化架式與攻防,提供了新兵一個快速上手的訓練體系。那麼,英式軍刀還能夠更簡化嗎?這就要講到我們今天的主題,威廉.圖伊(William Touhy, 1807~1902)中士的《修訂步兵劍術操典》(Revised Infantry Sword Exercise)。
圖伊中士最早是以皇家砲兵隊的青年樂手身分服役,服役期間展現了優異的劍術天分,1855加入的英國海軍的軍事學院擔任劍術教練,隨後參與開發了新的教學系統。圖伊的系統首次記錄於1859年的《女王陛下艦艇使用的野戰武器、輕武器操練解說》(INSTRUCTIONS for the EXERCISE of SMALL ARMS, FIELD PIECES, etc., for the use of her majesty’s ships),這是一本海軍戰術教範,內容包括海戰、熱兵器乃至登陸戰後水手的陣型和行軍等,劍術佔其中一小部分,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圖伊系統的記錄。

圖伊的系統很單純:四個架式,四種斬擊和兩種刺擊,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新兵教範未必代表編者實力
必須注意,圖伊中士本人是公認的高明劍客,曾經親自指導愛丁堡公爵阿爾佛雷德親王(Alfred Ernest Albert, 1844–1900)劍術,軍用的圖伊系統是刻意簡化來加速訓練,並不代表圖伊中士本人的水準。從1857到1860年代間,歷經一系列軍方測試,主要在於訓練速度的優勢,先是海軍,然後騎兵和步兵,圖伊系統逐漸取得認可,成為英軍的主要訓練教範。在1875年英國陸軍出版了《修訂步兵劍術操典》(Revised Infantry sword exercise),紀錄了圖伊的步戰系統,圖伊的系統因而在1860年代到1895年間處於主導地位。
不過小安傑洛的系統似乎沒有在軍隊中被完全排除,1845版的《步兵劍術操典》一直到1896年都有持續再版,軍中也一直部隊或軍官在練習。(1845版已知的再版時間,包括但不限於:1868、1870年代、1895、1896等)
我們曾經提過,1895年英軍頒布了新的劍術系統,隨即遭受前線將士廣泛的抨擊。小安傑洛系統和圖伊系統各有其支持與反對者,但像1895年系統遭到壓倒性負評倒是前所未有。

英軍官方並沒有立即捨棄新系統,但英軍的前線部隊們隨即「自謀生路」了起來,自行重拾了「法式劍法」(French Method):在當時的英文語境,這是指包括小安傑洛系統和圖伊系統在內的各種老軍刀教範。法國人肯定不同意這種莫名其妙的說法,但英國將士當時確實是這種這種方式在稱呼1895年前的老系統。
此時的圖伊中士早在1869年退役了,但他又找到了新的事業:圖伊家族成為維多利亞晚期的知名游泳教練世家,他的兩個女兒都是諾丁漢郡的知名游泳教練。直到今天,英國游泳史的文獻仍會提到圖伊家族的貢獻。
*小安傑洛系統與圖伊系統的比較
1875年的《修訂步兵劍術操典》內容基本上是用1845年《步兵劍術操典》簡化而來,基本上只有刪減沒有新增內容,絕大多數段落都是直接引用自1845年版。小安傑洛系統教了7種斬、8種架式、3種刺擊和1種格檔,而圖伊版只有4斬、4架式和2種刺擊。在接戰式(Engage Guard)方面,小安傑洛有3種可選,而圖伊只有留下1種。另外1845版原本第六章的<一般觀察與指導>(General Observations and Directions)提供了許多銜接高階劍術的指引,這一整節被改寫成<總結性觀察>(Concluding Observation),只剩下一些很簡單的原則,另外多種對練項目移除了,圖伊系統是個非常純粹的基礎攻防訓練。

最大的差異在於1845年版的吊式(Hanging Guard)被移除,換成了高二分位(High Seconde),兩者主要是舉劍高度的不同。選用高二分位的原因被認為與制式軍刀護手的改型有關:舉例來說,如果你使用D型護手的1796輕騎兵軍刀或1803步兵軍官劍擺出高二分位,基本上就是把手送給別人砍。
另外一個有趣的差異是關於格檔(Parry)的意義改變:在英文中,Parry是一個定義比較模糊的詞彙。粗略地來說,兵器防禦方式可以分為擋架(block)和偏斜(Displace或Deflect),前者指將武器擺在某處攔截對手的攻擊軌跡,而偏斜則是將對手的攻擊敲開。Parry暨可以指擋架,也可以指偏斜。在小安傑洛等早期系統中,Parry更多被定義成偏斜;然而在圖伊和之後的系統中,偏斜手法被刪除,防禦等同格檔,格檔等同於檔架。找到這個關鍵的語意變化時間點,是研究原始教範時很有用資訊。
我們曾提過,1845年《步兵劍術操典》反映了英軍在早期編寫教範時的經驗不足,1875年的《修訂步兵劍術操典》其實優化了不少1845年教範在編排上的諸多缺失。例如做為開打的第一個動作,接戰式應當編排在前面章節合適,然而1845版是放在所有動作的最後面。
在刺擊上,小安傑洛系統教了三種標準刺,但僅在文字敘述簡短提到,要練習從7種架式打出應用刺。從實作上可以發現,練習七個架式的應用刺遠比標準刺重要,但是在教範的描述只有簡單帶過。
圖伊系統被認為在訓練基本戰士上更有效率,理由顯而易見:他教的內容不到小安傑洛系統的一半。
要簡單的形容兩者差異,我會說小安傑洛系統給每種情境都準備了些方案,可能對練過進階劍術的人看來相當粗略,但終歸是有個方案;圖伊系統可以處理大多數情境下的攻防(可能65~75%吧),至於碰到剩下的情況,你的英勇將會長存人心,別擔心,你的鄰兵會幫你報仇的。

*我該用圖伊系統嗎?
如果你已經有練習過比任何比圖伊系統進階的軍刀系統,並沒有必要練習圖伊系統,簡單讀過即可,記住這個系統的特色,它與後續維多利亞時代的軍刀發展關係密切。圖伊系統非常簡單好上手,但也非常容易畢業。
如果你初次接觸軍刀,圖伊系統是不錯的入門,但你或你所屬的團體應該準備好進階的教材。不要忘記圖伊中士本人的劍技不止於此,這系統就是入門攻防而已。
如果你沒有所屬團體或引路人,團長反倒不推薦先練圖伊系統。它完全刪除了銜接進階劍術的指引資訊,你可能會對下一步的訓練方向有點盲然。
圖伊系統和韋特(Waite)系統可以很好的搭配,但要注意兩人的高二分位擺法並不一樣,用法也有所差異。在歐洲武術中,很多同名的架式實際動作並不相同,研究時須注意這對攻防邏輯的影響。

*後記
正如同小安傑洛的1845年版首次在網路上公開是由麥特.伊斯頓(Matt Easton)在2010年提供,威廉.圖伊此人的生平與教範的研究發掘,也是由麥特.伊斯頓在2019年首次挖掘公布並上傳網路。就像很多學術領域的發展是由某個很小的專業圈子推進一樣,整個英式軍刀的第一手研究和文獻發掘詮釋,基本是由Matt Easton的scholagladiatoria、Scholar Victoria和 Acadamy of Historical Fencing等幾個團體主導。
從2010到2019,是將近十年的漫長文獻爬梳,在你我手中只是幾十頁的薄紙,在真正的研究現場,是先進們從一份份軍部報告中整理,跑遍一間間博物館與檔案室翻出來的。很多免費公開資料也是他們自己花錢買下來古書,掃描公開上網。
中文圈多年前曾有人說「Matt Easton不過就是個網紅,有什麼資格評論HEMA?他有多久沒打比賽了?」且不說麥特.伊斯頓本人參與了HEMA一詞的創造,沒打比賽的原因在於他是英國最大HEMA活動的主辦人這些小事。說這話的同一個人在一時間裡,又拿著麥特.伊斯頓本人整理上傳的英式軍刀教範到處吹牛,這種行徑就很不值得鼓勵。
不過團長相信,這是因為無知才會做出這種行為,因為中文HEMA圈太少翻譯介紹外文資料,因此對於這些前輩們的貢獻毫無概念。諸如「德式劍術技巧傳承自三千年年前的青銅時代不列顛」「Schießen是這兩年發現的新招」、「德式長刀Messer是種菜刀」這類匪夷所思的錯誤,其根源都是無知,這也是我們繼續努力介紹正確資訊到國內的原動力,希望這種詭異的現象不要繼續發生。

延伸閱讀
英文資料:
<威廉.圖伊中士給皇家海軍、陸軍的修訂步兵劍術操典> — 英文頁面,Matt Easton撰寫,2019年首次將圖伊系統挖掘公布
中文介紹:
【HEMA名人錄】麥特・伊斯頓(Matt Easton)
【HEMA項目】為戰而生,軍用軍刀(military sabre)
【HEMA項目】 德式長刀,刀刀刀刀刀
【HEMA研究】 找到突刺的名字 — Schießen的故事
【HEMA人物誌】小安傑洛及其家族介紹
泛科學論文介紹:
如何重現青銅時代的劍術? — — 研究古代冷兵器對戰,需要現代戰士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