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uthor:王人俊/Ralph Wang

上次我們與 戎斌武備 示範了兩招有趣的德式長劍組合技,很高興影片頗受歡迎,有很多朋友期待我們介紹更多相關的技巧。

剛好我們每梯長劍基礎班的學員只要學完了正刃與背刃的運用後,我們就會教一招包含劍面攻擊的招式,這招是著名的15世紀國土僕傭兵、教廷護衛安德烈‧包亨費恩特(Andre Paurenfeyndt),在其退休後出版的武術書中的招式:怒擲(Schleudern,英譯為hurling)。

這招名可能有點傻,大家就不要太計較了。德式武術的內容都是這種俗夠有力風格,大多數招式甚至連個名都沒有,標題就寫「有這一招」、「還有一招」和「破解上一招」而已,還有個名字就很不錯了。

包亨費恩特的武術書《兵器格鬥的騎士技藝基礎》中的插圖。

怒擲這招是這樣的執行的:先往敵人的左太陽穴用正刃劈一劍,接著假裝抽劍,立刻用背刃再砍一次左太陽穴,接著立刻抽劍,怒擲劍面(原文如此),砸在對方右側太陽穴。對方被你打昏後就隨你處置了。

大多數劍面攻擊都是這樣砸在敵人的太陽穴上,像科隆抄本四連擊那樣打在其他關節,反而是比較少見的用法。另外,劍面攻擊絕大多數是這樣混合在一系列斬擊中,利用節奏的變化製造突襲效果,單獨打一下劍面攻擊反而是很少見的玩法。

這招結合了正刃、背刃、劍面、同側連擊、換側連擊、假動作,以及德劍很重要的先敲打(Vorschlag)和後敲打(Nachschlag)概念,是個非常好的階段訓練測驗,劍面攻擊的使用更是可以讓學員大開眼界:長劍的攻擊手段是非常多樣性的,不要因為現代比賽只採計刃口攻擊就忘記,除了劍面外,劍首(Pommel)、護手,甚至劍柄都是可以拿來戰鬥和傷敵的。

學員們在玩過這招後也都會同意,被劍面隔著面罩敲在太陽穴上,即使大家很克制的輕拍,仍然是非常不舒服的體驗。因此請大家千萬不要在沒穿面罩的情況下敲別人太陽穴,以前國外歐洲武術圈是有發生隔著面罩用劍面打傷人的案例的。

以上便是這次我們示範的簡單解說,希望大家喜歡。


PS. 網路上有人表示,有些海外產的德式練習劍(Feder)打劍面攻擊三次就會彎一次。當然各種產品都有其適合客群,這些練習劍小心使用也是可以的。但我們可以很自豪地告訴大家,我們前陣子用代理的多把國產德式練習劍,在單日累積了數百次劍面攻擊的練習,至今全部完好無損,如果你想嘗試這種有趣的技術,歡迎向我們聯絡採購喔!

PPS. 怒擲的英文hurling也是一種運動的名稱,叫做愛爾蘭板球,就是兩隊人拿一個塊板子尻球,有趣吧?

愛爾蘭板球被評為:「混合曲棍球與謀殺的運動」(”A cross between hockey and murder”)
板球類運動在大英國協國家相當流行,平版型的球棒經常被用於謀殺。

延伸閱讀

關於包亨費恩特的介紹,請參考:《練武的孩子不會變壞 — 武術書與自由市的尚武文化

關於前敲打和後敲打,請參考:《【HEMA與生活】來自生活 打鐵成精:德式長劍的前敲打和後敲打(Vorschlag & Nachschlag)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