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考試了,但是我書都沒讀,怎麼辦?只好臨時抱佛腳了!在德文中,這種臨時抱佛腳,死記硬背的行為就叫做「Pauken」(音近「拋肯))!

Pauken的原始意思其實是「敲打」或是「打鼓」,它是怎麼跟臨時抱佛腳扯上邊的呢?其實這都是源自於19世紀德國大學的學院擊劍Mensur(曼促)。

這是一種用特製開鋒劍對打的練習與挑戰活動,旨在培養大學生面對刀劍毫無懼色的勇氣與品德。參加者必須站在原地,不能後退,他們不在乎勝敗,但一定要表現得體面,以臉頰上的刀疤(Schmiss)為榮。

這是因為當時的大學生往往都是貴族或上層階級的子弟,幾乎也都是準軍官,因此敢於面對危險是很重要的事情,沒有人希望自己打仗時的同袍是個膽小鬼。

從這裡也看得出來,Mensur跟一般戰場或決鬥時使用劍術很不一樣,會需要特殊的技巧,但是平常的劍術課拿來專門練Mensur技巧好像又過頭了。因此Mensur技巧都是作為特別專題課的方式進行:在要正式開打前的一小段時間,打過Mensur的兄弟會學長們會帶著緊張的狐狸們(在德文,大一新生叫做「狐狸」,相當於中文的菜雞),展開特訓!大家趕快在拿起真劍前,在下課拿著練習鈍劍拼命整晚敲敲打打。

沒錯,這種敲敲打打的特訓,就叫Pauken。後來這個用法也從劍術的特訓,延伸成讀書,考試前拼命地敲打課本,死記硬背也不能被當掉啊!

學到了這個德文,希望你考試也不會被當掉喔!


延伸閱讀:

是兄弟就來砍我,德國大學最潮社團活動:學院擊劍Mensur
每一道傷疤都要產銷履歷 德國學院擊劍Mensur的紀錄卡
狐狸與劍:德式學生聯盟與學院擊劍文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