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世紀晚期到文藝復興,十分流行一種刀刃細長,護手呈圓盤狀的匕首,這種主要流行在騎士與中上層階級的武器,我們現代稱為圓盤匕首(Rondel Dagger),是當時甲冑戰與近身戰的一大殺器,也是暗殺時常出現的兵刃。
在天國降臨系列遊戲中,圓盤匕首也有登場,不過基本上只有在動畫或亨利暗刺殺敵人的時候會出現,沒有單獨設計攻防招式。
我們這次的影片,很榮幸請到了全球最大的HEMA俱樂部Duello的台灣分團-血櫻俱樂部的李元太教練,為我們介紹這種致命武器。

【訪談正文整理版】
與談人:王人俊/ Ralph Wang、李元太
整理:王人俊/ Ralph Wang
李元太教練:我在2007年開始學劍的時候,我們每一天上課開始都是用圓盤匕首來做暖身。
因爲它的外形很特殊,大家應該都在各種遊戲裏面看過,它就是有一到兩個圓盤做在握柄兩端的匕首,刃是很奇怪的一種細長形狀。
它是騎士階級在使用的武器,所以我們每一堂課開始練習騎士武術的時候,都會去用這個來做暖身。
(補充:Duello學院主攻義大利武術,在中世紀部分主要是練習帝國騎士費奧瑞Fiore的武術,費奧瑞系統是以摔角和匕首為基礎,並延伸到各種騎士使用的兵刃。
Fiore的武術書《戰爭之花》就是天國降臨遊戲中費奧雷半劍式的來源)

王人俊:圓盤匕首為什麼這麼長?
李元太教練:圓盤匕首的刀刃在武術書中,通常推薦要差不多要比一個人的前臂再長一點。
我們在握它的時候通常會反手握,這個握法又叫做the knightly grip,「騎士握」,騎士階級都是這樣子握。
因爲這樣子它的cp值最大,可以做為很有利的格擋工具,在面對手持更長兵器的敵人時,用來擋住很多這些兵器的攻擊。

王人俊:圓盤匕首爲什麼要有這兩個圓盤?
李元太教練:護手處的圓盤就是讓你的手可以不會去滑進去。
因爲它主要是用來刺擊的武器,刺擊如果你力道下去很大,沒有這個圓盤,你手可能會滑到到刀刃上來。
後面的圓盤,可以在纏鬥中讓另一隻手按在上面,方便一起施力推進去的。
我們在很近身的格鬥、在摔角的時候,它可以靠在別人的要處,然後壓進去。對付鎧甲的縫隙也好,或者是你要致人於死地也好,後面的圓盤是一個很方便你幾何作業的一個設計。
(王人俊補充:圓盤匕首有的有兩盤,有的是單盤,但它最少通常都會有這個護手盤,讓你的手不會滑刀刃進去)

王人俊:圓盤匕首跟一般民用的小刀外形差距還蠻多,爲什麼?
李元太教練:那個時候中世紀大家要得到一塊鐵也不太容易。所以說我有一塊鐵,我會希望他可以做到我生活中所有的事情。
所以通常大家有點錢,就會搞一把萬用小刀,差不多都是多用途工具,單刃,通常也不會做太長,你可以切菜,你可以割肉,你可以切一些繩子,做一些家事,切大蒜,整理東西都很好用。
王人俊:我們之前在德式長刀(Langes Messer)那集的時候就有提到,就是在德國(神羅),德式長刀的前身是所謂的農民防衛刀(Bauernwehr )。
基本上Bauernwehr這種外形的刀械,就是農民階級更多在使用的小型兵器,因爲它希望是多用途工具,武器只是它的功能之一,所以他們會是這種小刀的形制。
騎士或者是貴族,還有比較有錢的商人,他們就有錢可以專門搞一個不一樣,功能專一化的玩意。

李元太教練:它的目的性是單一的,就是拿來做武術的訓練、來回,做殺戮的工具。
通常他們開鋒只會開在,前頭這麼一點的地方,甚至有些是不開鋒的。(大原則上這樣,因為有例外。)
所以你看到很多手稿上的一些教法都是可以讓你直接在握在這個鋒口上,因爲其實根本就沒有開鋒。
因爲它這個幾何設計輕輕的抵一下…像這個是訓練用的,它輕輕的抵一下,碰到的地方就已經有點不舒服了。
王人俊:它那個尖端底到其實蠻痛的,即使沒開鋒。
李元太教練:其實它如果真的是尖的話,甚至根本就不用開鋒,它就進去了。

王人俊:基本上我們可以看到它,主要在古代有幾種刀形/刃型,一種是像這把是Regenyei做的,它是雙刃形;那也有些是單刃型,就比較像很細長的直刀;另外還有像是冷鋼做的塑膠訓練款就是角錐狀,有三角錐四角錐等各種樣子的類型,大多數它的使用上都是以刺擊爲主。




它主要會用在什麼情境下?
李元太教練:它主要是用在,有的時候近身戰,像是敵人穿著甲胄,不然就是你們已經打到已經很近了,兩個人已經打到糊里糊塗了。
就是你拿著劍,敵人也拿著劍,但是兩個人已經扭打進到一個已經是劍傷不到彼此的地方的距離,那個時候通常就會選擇抽出你身邊的圓盤匕首。匕首通常會放你的右側,然後就開始進行一些更親密的更接近的攻擊。

王人俊:所以這也是他爲什麼會選擇反手拿的原因?
李元太教練:對,反手拿一抽,它的劍尖就已經在指著別人。
而且你匕首在上面,上面和前臂形成的這個90度形狀,也可以讓你做很多有利的一些摔角,或者是一些槓杆的動作。
王人俊:因爲基本上圓盤匕首,它大多數使用情境,都是一開始就在非常貼近的距離下,所以說它比較不會需要正手握。(正手握攻擊距離更遠)

李元太教練:就更少會選擇正手握。但是有的時候,像我們這些手稿,帝國騎士費奧瑞Fiore的手稿裏面,他就教你怎麼樣對付正手握,以及怎麼用正手握做一些攻擊。
正手握它就不叫knightly grip,它其實有點,就是…
王人俊:比較不體面
李元太教練:對,我們講不體面。
王人俊:這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就是我們在研究歐洲武術,或者中世紀武術、HEMA等,這些東西,都有一個大原則跟例外。
像我們剛剛提到它大原則上,中世紀匕首都是反手握,但就是會有一些例外是教你正手握的,這是一個蠻有趣的事情。
(王人俊補充:這也是我們研究學習時要注意,不要常常一口咬定某種兵器只有某種用法,因為經常能找到例外;但相反的,我們也不能夠用少數例外否定多數的使用方式,這個比例感的拿捏是研究上很重要的事情。)

歐洲居合:處理突發狀況的技巧
李元太教練:正手握就會比較容易做偷襲,Fiore書上這些內容,就會教你怎麼樣去對付這些情境。
王人俊:就像剛剛提到的,其實圓盤匕首,它也很常出現用來偷襲或暗殺的情況,其實中世紀的武術書還蠻常提到你要徒手對抗圓盤匕首。
李元太教練:有的時候真的是太快了,尤其是它放在右邊,你一往下,握住,抽出來就很快。
王人俊:徒手對抗匕首在那個時代是必須的,因為你不能夠說人家就是要刺殺你,對方就是貼身了,你不可能說等一下,我兵器還沒拔好!

李元太教練:情境上也有很多居合的內容,其實歐洲武術也有非常多的居合,尤其是會在很多不同的手稿裏面看到他們去對付不同的兵器,或者是用不同的兵器來對付它。
王人俊:影片的最後我們會再給大家看一下,一個歐洲劍術中,劍對匕首的居合示範。
其實像Fiore的書中就有很多這類技巧,像桌上這本英譯本的封面就畫了一個案例。他封面只畫了一半,另一邊沒畫出來。在另外一頭就那個對面的人是突然拿著匕首偷襲他,於是他就趕快用劍做居合來處理襲擊者。

李元太教練:重點是說要教你處理不同情境的危險,然後看是要對付這個匕首,還是對付的是徒手等,或者反過來是要用劍、用徒手對付這個東西等,全部是要以情境爲優先去考量,這個(Fiore的)武術就是這樣子。
例外的用法:Paulus Kal的正手割
王人俊:還有像是我們提到就大原則來說,圓盤匕首是刺擊爲主,通常是反手握,但有一個例外是,德國有個叫做Paulus Kal的武術大師。
他是一個比較有完整記錄的一個武術大師之一,他有參加過至少三次的作戰紀錄,他的書中留下一個比較特別的案例,就是他會正手拿匕首,然後在別人要刺你的時候割對方的手腕,包括上手割和下手割等。
這就是比較特殊的例子,因爲大多數人都沒教在招,偏偏就有他在教。


李元太教練:他就會告訴你,去花點錢把你的匕首開個刃,就可以做,人家沒有想到的招。
王人俊:我們今天大概介紹到這邊就差不多,差不多它的用途大規則上就是這樣子。
李元太教練:如果你們大家好奇這種從不同的影視劇作當中看到的特殊匕首,血櫻我們之後會再開各式各樣的課程,可以來看看。
王人俊:大家如果對圓盤匕首有興趣,或者是對意大利武術,尤其是對帝國騎士Fiore的武術感興趣,那就可以找血櫻的李元太教練。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