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十堂課》是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國的軍刀及闊劍新兵教範,這份由王家劍術大師與第一近衛軍劍術教官編寫的教範儘管內容簡單,但卻包含了許多戰場上常見的交戰情境,因此在1799年問世後,成為了當時流通最廣的英軍新兵教材。
日後由安傑洛家族第三代,小安傑洛編寫的《步兵劍術操典》,其內容也可追溯至泰勒十堂課,其影響深遠可見一斑。如果要了解早期英式軍刀的流變,或是想要對歐洲近代戰場武術有所了解,泰勒十堂課都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泰勒十堂課》有多種變體版本,在早期通常是以大張單張海報的形式在軍中流通。
十堂課的編者約翰.泰勒是英國第一近衛軍(1st Lifeguard)的劍術教官,他與王家劍術大師亨利.老安傑洛合作,最早是為了給「倫敦與威斯敏斯特志願輕騎兵」的志願兵使用,而編出此新兵教範。

在羅沃斯於1804年出的《步戰防禦藝術》的第三版中,亦收錄了十堂課,但加入了一些突刺的變化。
泰勒十堂課儘管是簡單的雙人套路(10組),但涵蓋了多種戰場上新兵容易遇到的交戰情境,是研究拿破崙戰爭時的軍刀術與戰場環境的良好素材。
泰勒十堂課目前現存一繁中譯本,由友團 福爾摩沙驃騎 (Hussars of Formosa) 的團長戴宏凱翻譯,可在歷史擊劍學院(Academy of Historical Fencing)官網下載。
《泰勒十堂課》【內容目錄】
(括弧內為重要訓練概念,團長補充)
0:09 簡介
1:07 單人操練
1:26 第一課 (高低交替)
1:33 第二課 (二連砍腿)
1:41 第三課 (收勢追擊)
1:49 第四課 (反砍敵腿)
1:57 第五課 (垂刀誘敵)
2:16 第六課 (佯攻)
2:34 第七課 (高側交替)
2:49 第八課 (佯攻追擊)
2:56 第九課 (佯攻截腕或佯攻追刺)
3:26 第十課 (迴旋斬切)
【延伸知識】
【關於Aquila Formosa】
Aquila Formosa 福爾摩沙之鷹HEMA俱樂部,是歷史歐洲武術(HEMA)的練習與研究團體。主要研究項目為中世紀晚期兵器、19世紀英式軍刀以及西班牙武術(La Verdadera Destre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