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縫劍是大英帝國軍官的省錢選擇,品質就不要多想了
阿就贈品而已,你是期待什麼?

在19世紀的大英帝國,軍官的服裝和武器都必須自費購買。一般來說,派駐到前線的軍官通常會選購自己財力能負擔的最好武器和裝備,然而對於那些在辦公室做文職的軍官,他們可能會選擇配戴裁縫劍(tailor’s sword)。

跟裁縫師買衣服就送裁縫劍

所謂的「裁縫劍」,是當時英國軍官們訂購軍禮服時(註),裁縫師會附贈或可加購的便宜禮劍(dress sword),它會製作成符合軍方制式規格的軍刀樣式,但由不知名鐵匠鋪,甚至是海外不知名地區製作,經常是肉眼可見的粗製濫造。

雖然跟文藝復興禮劍(Rapier,來自西班牙文的「禮服配劍」:Espada Ropera)聽起來很像,但是文藝復興禮劍是致命的武器,在防身和決鬥上都有優秀的性能;而裁縫劍則是公認的問題產品,在英軍自己的文獻中便持續地吐槽這類兵器。

不過吐槽歸吐槽,摳門帝國不列顛的軍方還是不會幫你買劍的,謝謝。

如果能平平安安等退伍…

對於薪資不高的年輕軍官來說,如果自己有信心在退役前都會坐在辦公桌,或是賭自己分配的駐紮地點在退役前都不會參與近戰衝突,一把便宜的裁縫劍還是很誘人的選擇。

不過總是會有賭錯的例子,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幸的年輕軍官便需要拿著手中的裁縫劍跟阿富汗游擊隊、印度叛軍、非洲部落武士,以及各種千奇百怪的對手交戰,裁縫劍經常在第一次交手後便會彎折或斷掉,現代人關於「19世紀的指揮刀不能拿來作戰」的認知,主要便是由於這類裁縫劍留下的印象。

當然,凡事總有例外,例如根據第52輕步兵團威伯福斯少尉(Ensign Reginald G. Wilberforce)的紀錄,在印度大叛亂時期,就有一位軍官成功用自己的「裁縫劍」,將一位印度的叛亂戰士的頭幾乎一刀砍斷。

不過這種上輩子燒好香,便宜買神裝的事情,還是不要期待比較好,因為通常裁縫劍才是那個會被一刀兩斷或彎掉的。

作者/Author:王人俊/Ralph Wang

延伸閱讀

高價自購與便宜耗材 命價不同的大英帝國軍品市場

註:在近現代火炮使軍人必須穿上低調的迷彩服前,軍服一率都是禮服,華麗的軍裝同時有威攝敵人,提振己方士氣的效果,而且對於招收新血很有幫助。很多18、19世紀的年輕人一生第一件穿得出門的禮服,就是他的軍服。

《大亨小傳》中蓋茲比第一次遇見黛西便是身穿軍禮服,從而掩蓋了他卑微的出身。所以說,《大亨小傳》是一件軍禮服引發的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