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國軍官跟阿姨要錢買槍的故事

19世紀的大英帝國是一個摳門成性的帝國,在大英帝國擔任軍官,所有的制服、裝備,武器全都是要自費購買的,而軍官的薪水也不怎樣,經常要靠家裡寄錢。在當時擔任當英軍軍官更多是一種中上階級的榮耀與義務,因此很多人願意花錢當軍官,然後在幾年服役後退休。

這衍伸出了幾個現象,首先,雖然大英帝國給一般士兵的便宜量產版刀劍常常有各種品質問題,但這基本上是普通士兵的困擾,軍官訂購款軍刀則通常品質優良。當然也有個別窮軍官為了省錢買些便宜貨,但那就是他自己要賭命的問題。

19世紀早期的雙管手槍

好槍是上等人的武器  大英帝國軍官不一定有

然而槍就是一另回事了,相較於大體已經穩定成熟的刀劍工藝,槍械科技在19世紀日新月異,尤其是萬惡的左輪科技解鎖後,各種美式居合用的暗器發射器持續誕生,如果沒有持續消費跟上軍備競賽,手上可能就得拿一把爛槍。而這對薪水不高的英國軍官而言是一件十分頭疼的事,尤其是那些在海外殖民地服役的人。

1857年印度大起義期間,著名的休.皮爾斯.皮爾遜上校(Hugh Pearce Pearson,當時還是菜鳥軍官)便為此十分頭疼,在戰爭初期他連自己的手槍都沒有,只能靠一把軍刀上陣,最後則是勉強弄來一把過時的雙管手槍,其他的英國軍官則常常只能使用老式胡椒罐(Pepper-box)左輪,望柯特左輪興嘆。

Allen & Thurber 胡椒罐左輪

幸運的是休.皮爾斯.皮爾遜有個有錢的阿姨(真的有血緣關係的),在收到了皮爾遜的抱怨信後,寄給他了一把當時最新型的柯特左輪,皮爾遜終於在手槍上實現了階級翻身。

有一個有錢的阿姨真的可以讓你省很多麻煩,你說對吧?

柯特1851海軍型

延伸閱讀:

高價自購與便宜耗材 命價不同的大英帝國軍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