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文化】聖誕節:連續十二夜的狂歡

講到聖誕節,我們總會想起熟悉的聖誕樹、紅衣聖誕老人,乃至莊嚴肅穆的教會聖歌等。

不過這些都是非常晚近的文化,在中世紀歐洲,聖誕節是一連12天的狂歡和盛宴,沒日沒夜的慶祝一路從12月25日持續到1月5日。只要你還有體力,親朋好友就會拉著你去四處吃喝玩樂,參加各種派對,唱歌跳舞,化裝遊行慶祝,直到你累癱為止。

在聖誕節之前的整整一個月,中世紀的基督徒必須度過將臨節(Advent)的節制慾望與禁食。忍了一個月,到了聖誕節當然要好好爽一把。

無論你是農奴或是王室,這12天都是狂歡之日。習俗上,領主有義務讓他所有的農夫享受這12天的假期。當然,這12天的狂歡能有多爽,還是要看你多有錢,但原則上再窮的人都會宰一頭豬,吃上火腿培根。蘋果酒、麥酒和葡萄酒也會被大量的喝掉。

在中世紀,愚人節是在1月1日進行,是聖誕連假中最讓人期待的日子之一。在這天,人們會做各種平常被禁止的事情,就連嚴肅的神職人員和統治者都會陪大家一起瘋。

描述聖誕節連假最後一天狂歡的17世紀畫作。

電影中的聖誕節奇蹟其來有自

聖誕連假的最高潮就是1月5日,也被稱為「第十二夜」,這天被視為奇蹟之日,也可以預言一年的禍福。除了原本就有的各種狂歡外,這天還有著名的國王遊戲:大家還會分享一個特製的水果蛋糕,這個水果蛋糕裡面會藏著一個信物,可能是一個豆子或是小人偶等,吃到這塊有信物的蛋糕,就是第十二夜的國王,可以在這天下令人們做各種搞笑尷尬的事情。

當然,第十二夜的國王也不能玩得太誇張,因為隔天你就要夢醒啦!

作者/Author:王人俊/Ralph Wang

延伸閱讀

【歷史與奇幻】德國農村,哥布林今晚的惡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