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劍刺刀是指刺刀中一類特別長的款式。不同於外型為小刀,尖錐等類型的刺刀,這類刺刀實際上是一種短劍,除了可以裝在槍口上做為長柄武器格鬥外,劍刺刀也可以單獨持握,作為短劍戰鬥。也因此多數的劍刺刀會有著一般刀劍的握柄,而不是套筒式設計。
劍刺刀的使用有多種理由,例如許多騎馬步兵(Mounted Infantry,亦常稱為龍騎兵/ Dragoon)會使用槍管較短的卡賓槍,當他們要組成刺槍方陣防禦騎兵,或是進行刺槍衝鋒時,如果使用一般的短刺刀,將會明顯處於不利的地位,使用劍刺刀可以將這種不利因素降低。而在未上刺刀被突襲,或不適合刺槍術的狹窄空間中時,手持劍刺刀也是比套筒式刺刀更好的近戰方案。


另一方面,一些重視步兵刺槍衝鋒戰術的軍隊,也可能會在一般尺寸的步槍上使用劍刺刀,如此一來加上槍管,刺槍甚至可能比人還高,徹底發揚一寸長一寸強的精神。
這種長步槍上劍刺刀的作法也有其缺點,例如這種重量的刺刀會影響射擊精度,因此刺刀並沒無限制地變長。
奠定英軍軍刀教範基礎的劍刺刀
手持劍刺刀也有留下相關的武術教範,例如英國在拿破崙戰爭時期,在1800年刊印的《高地闊劍的圖譜與十教習》(The manual & the ten divisions of the highland broad sword),這份教範是通用的闊劍與軍刀技術,而在插圖中,所有的人都是手持劍刺刀的騎馬步兵,在圖中可以看到示範者身揹卡賓槍的姿態。

該教範的內容原本是英國皇家劍術大師老亨利.安傑羅,為了訓練倫敦與威斯敏斯特志願輕騎兵,找來蘇格蘭闊劍大師約翰.泰勒,編寫的新兵教範,因此在刊印教範推廣給不同部隊時,教範插圖畫的都是志願輕騎兵的樣子。
我們在1804年留下的繪畫中,也可以看到志願輕騎兵的士官肩背卡賓槍,以劍刺刀擺出戰鬥架式的高清插圖。

其他使用劍刺刀的例子,還有美國海陸的M1905刺刀,在二戰的美軍教範《戰或亡》(Do or Die)當中,搭配其使用的刺槍術技巧其實更接近所謂的長柄刀,有相當多的砍劈、割腕或割喉動作。而教範中手持M1905刺刀使用的戰鬥刀技術,也是混合了法式闊劍與美國包伊刀(Bowie Knife)的中型砍刺兩用刀技巧。同時,日本武術短劍道也是由手持劍刺刀的戰技發展而來。
不過,隨著近戰的機率日益下降,劍刺刀也日漸變得不合時宜,刺刀和戰鬥刀都縮小到更輕巧、方便攜帶的尺寸。「槍口插劍去砍人」也成為時代的記憶了。


作者/Author:王人俊/Ralph Wang
